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武侠修真>时装周> 德巴谢先生(2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德巴谢先生(2)(1 / 4)

离开机场后,时润清驾车径直向西南驶去,她在法国没有家人,德巴谢先生便为她庆生。

以往她每周日中午都要去德巴谢先生的近郊别墅吃午餐,她往往都会带点东西,有时是一束当季鲜花,有时是一本有趣的新书,有时是当下年轻人间时兴的小玩意儿。

今天她空手去,端正寿星爷的态度。

这是德巴谢先生给她过的第三个生日了,第一年带她去了Alain的餐厅,第二年为她操办了一场云集时尚圈和影视圈年轻新势力的派对,今年因为特殊情况,在她的要求下改成了家宴。

时润清到现在都无法对德巴谢先生感同身受,因为他这三年以来,都是在不求回报地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顶级资源,在时润清的世界观里,这是亲女儿或者亲老婆才能有的待遇,但她什么也不是。

刚开始的时候,时润清虽想不通他为什么对她这么好,她自己没有什么艺术细胞,但是想着来者不拒,运气好就抓住机会努力呗。后来抓着抓着,她渐渐感到恐惧,那种对“她还太年轻,不知道生活给予的一切是要付出代价的。命运赠送的东西暗中都标着价格。”的恐惧。

好在德巴谢先生的风流韵事,与时尚圈中的许多艺术家一样,对象都是同性。德巴谢先生本人生活作风极佳,不酗酒不磕药不拉皮条,时润清好歹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放下心来。

德巴谢先生眼光独到又慷慨大方,借他之手登顶第一模特的俊男美女不下十人,并且每一个都跟他保持着亲近的关系。

她不是第一个,也无意去争最后一个。但她也足够独特,在一种风格浓烈的面孔里,她有着唯一的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容颜。

很快,让·德巴谢这个名字成了与她深度绑定的关联词,理性思维的她也渐渐信任了德巴谢先生的艺术家作风。

偶然一次,许敬微大着胆子问她,德巴谢先生对她是不是“宠爱”。

时润清没有直接解释,反而聊起毕加索前期的艺术风格。

毕加索曾经痴迷于当时的情人费尔南德的美貌,多次描绘她沐浴梳妆的画面,留下了大量真迹。这是艺术家对美的痴迷,是强烈的感官刺激。

有的艺术家需要这样的“伴侣”,与“宠爱”无关。

周寄榆在搜索时润清的新闻时也曾有过跟许敬微同样的猜疑。但很快,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德巴谢先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便崭露头角,自此一直活在镁光灯下,一举一动、家世背景都早已经受了半个世纪的检验。

他出生于1932年的比利时荷兰语区的乡村别墅中,原名是荷兰语的“Johann”,他本该叫约翰·德巴谢。他来自一个金发中产家庭,虽然在经济大萧条时期“千百万人像畜生一样生活”,但他的家庭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,甚至在二战中也幸免于难。

天才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冥冥之中的使命感,约翰从童年起便将“变得与众不同”当作追求,而展现自己的独特和态度,最直观、最具有冲击力的表达方式便是改变着装。

在与小伙伴的合影中,一群粗糙毛衣和皱巴巴的T恤之间,他是那个唯一留着长发、穿着西装短裤配领带的孩子。在同龄的男孩子满脑子“童子营”活动时,少年约翰最常出没的地点是博物馆和美术馆,他痴迷的不是篝火与迷彩,而是古典艺术。

1940年代的巴黎是世界时尚和艺术的中心,约翰从小便想离开比利时,去往法国生活,于是,当时只是小学生的他主动学习法语,要求别人不再叫自己“Johann”,而是同源法语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