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历史军事>上辈子,下辈子> 第276章 动荡的时局;道德的压力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76章 动荡的时局;道德的压力(1 / 2)

上辈子

李泌的意思很明显,就是任由局势发展,直到玄宗面对现实,才能让他有一些清醒,目前这个阶段,做什么都是无用功,只会徒增玄宗对自己的厌烦。

李非思前想后,好像也只能如此,便放弃了和杨国忠的对质。

安禄山也一直在关注着战事的发展,不断在玄宗身边讲述自己的见解,玄宗将李非的说法说给了安禄山,他一听,连忙说道:

“臣觉得李非说的不对。”

“哦?那你的意思是什么?”

“臣觉得,狗急尚能跳墙,李适之只有一个甘州可用,一旦被围,他一定会和吐蕃勾连,李非还是在为李适之开脱。”

“那你给朕说说,下一步,该怎么用兵?”

“要是按臣的意思,此时郭子仪应该趁李适之立足未稳,直取甘州,吐蕃的兵力目前尚且分散,还有张守珪那里的压力,肯定不敢贸然和我大唐交兵,他们只是在等李适之搅动风云。”

“这一点,你倒是和李非的意见一致。”

“所以,臣还是觉得下旨,让郭子仪北上比较好。”

玄宗此时倒是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,想了想说道:

“那就暂缓几日,看吐蕃到底意欲何为,如果他们只是按兵不动,那便让王忠嗣他们取了甘州!”

“陛下,战事不可久拖不决,现在已经错过了追击李适之的最佳时机,郭子仪不能审时度势,虽可以逞一时之勇得了胜仗,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,应变不足可能最后兵败垂成,所以,圣上可以将他换下最为稳妥。”

“那李非呢?”

“李非虽然号称通神,但他无战场经验,只靠凭空遥指,臣还是有些担心。”

安禄山的一番话,说的玄宗有些心动,但战事已经进行到现在,他也想看看李非背后的神通到底有多大的能耐,所以安禄山的建议暂时就被搁置了。

几天过后,李适之大军逼近甘州,由于甘州只有临时的三千守军,自知不敌,再次弃城退往肃州,李适之大军在甘州驻扎,静待时机。

王忠嗣得知郭子仪大胜之后,担心一旦黄河汛期到来,灵州和丰州不能及时回防,便将手中的兵马一分为二,一半过黄河与郭子仪汇合,一半返回灵州驻扎。

原本在西州的一万多兵马经过长途跋涉,也已经抵达肃州,郭子仪的兵力得到补充,这才腾出手来准备北上取甘州。

可就在这时,吐蕃突然大范围调兵,在鄯城周边集结了十五万的兵马。郭子仪不敢怠慢,攻取甘州的计划再一次延后。

李泌的建议依然是以静制动,只要吐蕃敢进军河西和陇右,张守珪便直接发兵,荡平吐蕃的大后方,然后和王忠嗣一起,对李适之、吐蕃两股势力进行围剿,这样便可一劳永逸,李非接纳了他的意见。

可吐蕃虽然已经陈兵,但依然派信使向玄宗解释,他们只是担心李适之犯境,所以才重兵把守河西陇右之地,李非看后有些哭笑不得,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,所以,他给李季卿和张守珪去信,让他们做好战前准备,大战可能一触即发。

很快,张守珪那边也传回了军报。南诏王因为受辱,直接起兵攻打南郡并得手,杀了太守张虔陀。张守珪正准备分兵再次征伐南诏,问李非的意见。

李非并不想再生事端,想让张守珪再次对南诏进行安抚,与此同时,南诏使者入京面见玄宗,说他们并不想和大唐决裂,只是因为张虔陀恶语侮辱南诏王妻女,且不断对南诏进行打压,杀了他是无奈之举,南诏愿意归还城池和劫掠的物资,并给以赔偿。如果大唐以此问罪,南诏只能依附于吐蕃。

玄宗举棋未定,安禄山说南诏蛮族之言不可轻信,太宗语:畏威而不怀德,只能靠兵力征讨强行使其臣服,不然大唐颜面无存,玄宗便令张守珪分兵先对南诏征讨。

李泌得知消息后,扼腕叹息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