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历史军事>乱世栋梁> 第318章 志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18章 志向(2 / 3)

制作出品质不错(相对不易碎、又柔软)的纸张。

但是,这样的纸,颜色发黄(省去了晒白、漂白工艺),渗墨严重(吸水性极强),无法用作书画纸,正好拿来制作净纸(卫生纸)。

李笠来到工段最后一截位置,看着水力驱动的起皱机,对刚烘干的带状竹纸进行“起皱”处理,之后是裁剪。

绕在滚筒上的带状竹纸,遇到刮刀阻挡后起皱,只要调整好各种“参数”,起皱恰到好处又不让纸破损,那么,一张张柔软、褶皱相对均匀的‘净纸’就做好了。

经过裁纸机裁剪,便可以打包出场。

净纸(卫生纸)上的细微褶皱,可以增加接触面积,强化吸水性能,所以,新工艺制作出来的净纸,吸水性相对强很多,吸水后又不容易烂。

虽然明显比不上后世的卫生纸,但在这个时代,无论是价格还是品质,绝对没有竞争对手。

而这样的造纸流程,只要稍微改改,就可以制作包装纸,增加漂白工艺、配入麻纸浆,可以制作品质一般的书写纸。

若用芦苇、稻草为原料,也能制作价格低廉的丧葬用纸。

匆匆而来的武祥,见着李笠看机器看得入神、面带喜色,自己同样欣喜不已:“寸...李郎,这作场可太厉害了!”

李笠便服出行,但身边有随从,武祥便称呼为“李郎”,李笠闻言点点头:“当然厉害,独一份的买卖嘛。”

“这样的造纸场,必须建在堰坝边上才能有稳定的水动力,除非河水干涸,不然就能从年头生产到年尾,十分稳定。”

“前景一片光明的产业...怎么样,武东主,合作发财的事情,谈得如何了?”

“差不多了,差不多了,他们现场参观时,一个个都目瞪口呆。”武祥笑起来,笑得十分开心。

“从原料,到运输,到生产,到外销,每个环节,都在谈,都谈得差不多了。”

“他们已经开始在各地收购竹子,运来鄱阳,几个造纸场已经在筹建...鄱阳这两年建了不少堰坝,如今除了蓄水,还能办作场造纸,可不得了。”

武祥越说越激动,他没想到,李笠真的想出办法、改良了造纸工艺,虽说‘净纸’的销路尚未打开,但他绝对相信李笠的判断。

武祥是个军号将军,但并无实职,所以,还是李笠身边打点各项事务的帮手,现在,负责

造纸产业事宜,眼见着‘钱途’一片光明,当然干劲十足。

这种改良后的造纸工艺,李笠让武祥高价出售给少数几个人,所以鄱阳境内的造纸场,今年不止一家开工生产。

每家作场的‘生产线’,不止一条。

几个造纸场一旦运转起来,对于竹子、生石灰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,江州盛产竹子,而这两年因为鄱阳郡大量扑杀钉螺,石灰窑的数量也不少。

原料和制浆剂都不缺,所以鄱阳的造纸产业只要打开销路,就能迅速发展起来,然后影响、惠及很多人。

“今年年底,我上任就满三年了。”

李笠缓缓说着,武祥侧耳倾听,

“三年为期,我会实现当年定下的目标。”

“接下来,我是继续留任,还是另有任用,不知道,毕竟地方官的任期有长有短,但是,只要鄱阳的基础打好了,我就算离任,也不需要担心。”

“你也不能老是挂个将军号,却无所事事,国家正值多事之秋,我们总是要报效朝廷,为天子分忧的。”

“所以,我们要记住,办产业、做买卖赚钱,一切的一切,都是为了我们的志向。”

“我们的志向,是有能力保境安民,是要建功立业,而不是为了当个富家翁。”

武祥闻言心中一动,问:“李郎,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?”

“不需要听,想都知道。”李笠抬头看着天空,“太清元年时,大梁幅员辽阔,东起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