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红楼之风景旧曾谙> 105、第四十四回下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05、第四十四回下(2 / 4)

,行了礼说道:“姑娘跟小七爷一道儿出去的,有莲蓬和进宝跟着。是昨天昼饭时说定了往竹溪亭子那边捉蟋蟀蛐蛐儿。姑娘早上是穿了整套纱做的帷帽、罩衫、手套,脚上穿的也是小猪皮短靴。”林如海就想起来前几日看见黛玉剪裁,只是不曾想到是为这个,一时倒无话可说。旁边吴太君和邹氏就吃吃地笑起来。林如海也只得笑两声:“自家庄子,必定没什么可虑的。”于是安坐着陪吴太君、邹氏说话不提。

转过来说竹溪这边。莲蓬、进宝两个早随意跑开,摘花折草,逗鸟扑蝶,自在玩耍。只留章回一路走,一路告诉黛玉,言道:“说起捉蟋蟀,第一要到黄豆田里。为的黄豆田较其他田地远要肥沃,因此长出来的蛐蛐儿个头大,身体壮实,腿脚有力,连叫声也比别处的占上风。然而真要论起打斗,却还要那种城墙根底下,或是荒废的土庙、河滩边的乱石堆里出来的虫才够得上将军、虫王。只因这些地方贫瘠少食,生长不易,但凡能长到寻常一等的大小,不论力量、耐力都要更强,打斗的技巧、韧性也不是他虫可比的。”黛玉想一想,说:“就好比水边垂杨和崖间青松,一个处境滋润,容易长得高大;另一个生来艰险,常年风雨磨砺。若是以同等的径寸大小,自然是后者更能成才,能担大用。”章回笑道:“正是如此。”

说话间,早引到溪边。只见卵石遍布,又有一些风折倒的树干朽木搭在河滩上。章回便指点黛玉该往哪些地方去寻,又有哪些形状、怎样朝向的岩块石片下头会有虫豸觅食做巢。黛玉从小到大,何尝弄过这个?自是兴致勃勃。一时翻起石片,果然有小虫蛰伏,喜得忙拿了连夜赶制的铜丝网子去罩。眼看到手,不想那虫儿突然一跳,黛玉猝不及防,明明见那虫儿蹿向网罩,竟不敢相就,反而急的缩手,眼睁睁看它三下两下跳到石头缝隙里头去了。黛玉忙扭头去看章回,说:“那一下来的太猛,我怕拿网子掩时不留神伤到了。”

章回笑道:“不妨。这只让它侥幸逃过,再捉另一只就是。”扶着黛玉小心跨过倒伏的朽木树桩,又往溪水近处两步,告诉说:“妹妹这样其实很对。捉虫正该小心,宁可不动手,也不要随意伤及虫身。记得我六七岁上,在家里花园子听到虫叫,寻声到矮墙底下,就见一只个头极大的,也不知道是不是吃撑了,正立在小半块馊馒头上大嚷大叫。欢喜得什么似的,冲上去就拿手扑。结果蛐蛐儿是捉到了,虫却伤了头颈。偏偏当时年纪小,不知道它受了伤,反而问父亲一个小小虫儿是在想着什么,竟终日歪着头。”林黛玉听到这里,忍不住问:“那叔叔怎么答的?”章回道:“父亲回答,‘那虫儿在想,馒头真好吃’。” 一句话出口,两个都禁不住笑出来。

章回又顿一顿,方继续说:“父亲骂我造孽,把虫儿生生弄出个残疾,以后凡事都再不可这般急躁莽撞。”

黛玉问:“那虫儿后来如何?可有别的症状?”

章回道:“那虫儿侥幸,虽受了伤,只是歪着脖颈扭正不过来。然而身壮力大,比寻常土虫大了整整一廓,等闲难寻敌手。父亲比量着让它下过五次场,无一败绩。待不下场,也稳妥养着,记着是一直养到腊月里才寿终。”

黛玉笑道:“如此说,这虫也算有福的,虽残疾,却能争胜,又得善终。”一边说,一边随手揭开一页青石,底下却无虫影。章回就在旁边拿细竹枝轻轻拨石片旁边的草,果然赶出两只来。黛玉连忙拿网罩去罩,恰罩了个正着,提起来给章回看。章回笑道:“原来是个‘棺材头’。”

黛玉问:“ ‘棺材头’是什么?”

章回道:“也是秋虫的一种,跟蟋蟀近似但体型大,叫声更低和厚,颜色比蟋蟀深和黑,模样不像那么好看,斗性也多有不如。平时捉到,都是放了去的。”

黛玉想一想,口里默默念两遍“棺材头”,忽而笑道:“头一只捉到的,我却不想放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