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历史军事>明末逐鹿天下> 第841章 科举改革(二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41章 科举改革(二)(2 / 3)

;

帝国的都察院又非常活跃,不会造成冗官的情况。</p>

这些末榜考生的任职地方,都类似波斯这种没有多少官员愿意去的偏远地区。”</p>

太子苏蜀听到王林江尚书这么说,他差点笑了出来,连忙控制自己的表情。</p>

报纸上进行过追踪报道,一届一百多名进士,任期五年之后,调查他们的情况。</p>

十一人无法适应官场的约束,选择辞官不做。</p>

二十八人太适应官场,直接被都察院带走调查。</p>

只是五年时间,就有这么多官员离开了官场。</p>

这就是帝国进士录取人数远超前明,还没有宋朝那种冗官情况的原因。</p>

帝国的官场大浪淘沙,没有一定的真本事,根本无法在官场中混下来。</p>

沙砾都落在底层,剩下的金子才会脱颖而出。</p>

教育部尚书王林江观察皇帝苏河与太子苏蜀表情都没有多大变化。</p>

关于进士名额的改变,皇帝苏河应该是支持他。</p>

他这才放心下来,继续说道:“臣刚才已经与陛下讨论科举移民的问题。</p>

还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一些人六七十岁还参加科举。</p>

六十岁的举人与七十岁的进士,对于帝国来说完全是负担。</p>

他们这么大年纪,思维已经固化,身体也不允许,根本无法报效国家。</p>

他们想要考科举,除了读了一辈子书,考了功名证明自己之外。</p>

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上帝国给予举人和进士的福利。</p>

臣之前认为,限制科考的年龄,那就能轻易解决这个问题。</p>

臣在京城简单的调查老年士子的情况。</p>

发现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动力,那就是考功名。</p>

一旦手段粗暴的限制年龄,这些人的梦想将会彻底破灭。</p>

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,谁都不敢保证。</p>

帝国看似得利,其实会在其余地方受损。</p>

臣认为的办法,那就是取消功名带来的福利,把它转向官制的福利中。”</p>

皇帝苏河听完这个改革意见,他立刻摆了摆手说道:“这种做法不可取。</p>

举人与进士的福利,那还不如一名七品官多。</p>

官场上为什么辞官的多,就是因为辞官之后,还能保留进士等功名。</p>

他有一份至少能解决温饱的福利,这个身份还更方便竞选议员,获得百姓的信任。</p>

举人与进士的存在,特别是在偏远地区,他将起到凝聚力的作用。</p>

在这些人的带领下,汉人逐步在当地立足生根,这片地域从此就是帝国的核心领土。</p>

王爱卿,做事不要只看一个部门的利益得失,要全面通盘考量。”</p>

王林江听到皇帝苏河慢声细语地训斥,他额头上的汗不断顺着脸颊躺下。</p>

他还是站的高度不够,没有从朝廷的角度看问题。</p>

王林江立刻认错道:“臣错了,没有陛下考虑的周全。</p>

不了解朝廷给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