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历史军事>一品寒门> 第384章 打出来的和平才长久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84章 打出来的和平才长久(1 / 2)

加急军报一天一封飞驰进京。

不仅霖州知州廖彦文,霏州知州岳鹏也送急报。

每一封急报到来,就标志着边关必然丢失了堡寨或城池。

辉军十几万大军,以大将军胡启凡为帅,兵分三路进攻,来势凶狠。

估计过不了多久,霖州城和霏州城就成为孤城。

大宇朝堂炸锅了。

主战派义愤填膺。

打!

派兵驰援,坚决抵抗,将辉兵赶出霖、霏州二州,然后趁势打到兴京府,将辉国的老窝端了,教训一下这帮孙子。

主战派个个是愤青,却遭到主和派的白眼和不屑。

仔花爷钱心不疼。

你算算这仗打下来需要多少钱粮。

如果持续打下去的话,不把国家打穷才怪。

我朝用打仗省下来的钱求和他不香吗?

故而大宇朝臣各执一词,谁说的都是大道理。

婆说婆有理,公说公有理,无法说服对方的时候,大宇朝堂都有一个传统。

就是相互攻击。

御敌策略半点没出,自己人先掐个一塌糊涂。

朝堂上的口水仗打得热火朝天,孟青云则保持沉默。

他没有建议打,也没有建议和。

他清楚提前提出观点,定然会卷入口水仗行列。

这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。

说实话他很不理解这些大臣,敌人都这样了,他们还有心情窝里斗,就不能同仇敌忾应对么?

按理说根本没必要协商,派兵打他娘的。

如果这种耻辱忍了,以后会有更大的耻辱会出现,那时候再反击就迟了。

周边这么多国家,哪个不在虎视眈眈。

大宇是肥肉,谁都想咬一口。

孟青云主战,但他不想在朝堂打口水仗。

这事的决定权最终属于陛下。

大臣们费尽心思打口水仗,就是影响陛下,让他同意自己的观点。

这样一来,在陛下心目中他们就有分量。

其实,如果陛下有明显主战或主和苗头,另一方立刻会调转口风。

盛桢没有做出决定,是因为派出去的使者还没有来。

其实他也举棋不定。

打,担心陷进无尽的战争中,毅国有了可乘之机。

不打,又咽不下这口气。

所以他派使者入辉,就是想通过外交先熄灭战火,再做打算。

这次派往辉国的使者是中书舍人赵毅。

赵毅,字博瀚,取代崔洛成为中书舍人,一直是盛桢信得过的大臣。

派他出使,定能看出辉国最终目标。

朝廷没有等来赵毅,却等来辉国常驻大使。

辉国遣返了大宇常驻使团,大使吴相虎率众归来。

吴相虎带来辉国的《讨宇檄文》,上面罗列了数十条讨伐大宇朝的理由,大多都是子虚乌有,但其中有两条却是真真切切的事。

拒嫁九公主和私贩大宇精盐入辉。

吴相虎说小皇帝黎昊和刘戚都十分恼怒,发誓讨不回公道,誓不罢兵。

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

汪忠刚喊一声,主和派纷纷出班启奏。

“臣恳请陛下同意下嫁九公主,平息两国边关争纷,否则兵戈继续,遭殃的还是大宇边关百姓,望陛下三思!”

“和亲之策早已定下,黎昊虽年少,做为一国之君,想来也抹不开面子,按约下嫁公主,平息其怒火,他必然没有了继续开战的理由!”

“臣建议抓回胡七,送入辉国,表明其贩卖私盐,与我朝无关。辉国没有借口,便会退兵!”

“臣附议!”

“臣亦附议!”

••••••

立刻主和派占了上风。

“陛下,臣不赞同求和!”

鲁子骞出班道,“此次辉军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